【哈尔滨商业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专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景洋: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来源: 时间:2018-07-09 编辑: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强调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在视察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时指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关键在于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求真至善,修德允能”的校训理念,坚定“主心骨”,补足“精神钙”,筑牢“压舱石”,在学科和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实践中初见成效,也存在许多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就学院建设谈几点体会。

一、旗帜鲜明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活动

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神圣职责,马院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马院姓马”原则贯穿于学院建设全过程,筑牢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优势,针对各种错误思潮,要敢于回应各种挑战,敢于和善于正面发声,压缩负面消息的传播时空,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权威。及时回应学生关切,帮助学生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采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二、提升教师素质,当好学生学习科学理论坚定理想信念的引路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今天的大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总书记的讲话,既肯定了教师之于教育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又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嘱托。由于马院的特殊地位,对马院教师有更高的要求。马院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引领者。因此,马院教师应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在这方面,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首先,对思政课教师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社会实践考察等方面学校肯于投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同时又采取领导和督导听课、学生打分、集体备课等办法,激励教师,让教师时刻有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其次,马院教师坚持学习的自觉性,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保持政治敏锐性,时时关注国内外热点焦点问题,在教书育人实践中,坚持党性原则,以自身对理想的追求感染和教育学生。第三,加强科学研究,坚持研究课题从教学中来,科研成果为教学服务,实现教学和科研相互支撑,以科研培育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以说服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信服。目前,一批青年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已经脱颖而出,拥有教育部择优资助计划教师一名、保持历届全省高校教学公开赛均取得一等奖的高校。

三、密切结合实际,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教学是一个师生双主体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教学相长,从而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特别是要通过教学过程,实现学生的发展。通过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以正确的思想内容承载思政课建设的使命。思政课是非常有魅力的课,它的时代和实践品格很突出,科学性、真理性和针对性强。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坚持内容为王,在整体性、专题式、研究型教学上下功夫,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一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深邃的理论与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感知“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等等。思政课教学只有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追踪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动态发展,才能富有生命力。二是适时增加教学内容。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晴雨表,作为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产生思想困惑是正常的,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程内容,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教学当中,进行精细解读,针对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理论去分析、思考和认识问题。三是要加大课外教育力度。利用做学生兼职班主任、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学生党课主讲教师的契机,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引导。

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去年,我们学院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我们将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领航作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深入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新时代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马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依托单位。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好。既要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使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思想理论宣传等相关人才培养中发挥主导作用;还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在实现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任务上发挥作用。

五、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使用教材是相对统一的、固定的,但其教育教学方式又可以是灵活的、多变的。教师在课堂中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吸引力和感染力。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照本宣科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无法满足90后大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为此,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化教学方法改革。一是要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探究型、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二是要大力运用案例教学。教师将教材的理论性文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阐述出来,以身边的人和事为例,以最新发生的事件为例,以典型性问题为例,使教学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生活实际,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让学生多思考、多发言。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既提高了他们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切实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三是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图片、影音资料等相关内容,变单一讲授变为多维方式,将直观生动的历史与现实镜头展示给受教育者,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各位同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并不是唯一的渠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就学校来说,需要坚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等长效机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他着重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育人即为传道,教书亦为立德,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道乃教师第一职责。让我们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当老师,就要心无旁骛,甘守三尺讲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谆谆嘱托,在三尺讲台上编织“教人以道”的恢弘事业,演绎“仁者爱人”精彩人生!